家电网

计划12月试生产!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

0人浏览   2025-05-21 08:45:00

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

计划6月进行大规模设备安装调试,12月试生产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标志着这一总投资50.7亿元的产业项目迈入建设新阶段。

俯瞰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

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平度市田庄镇,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计划6月进行大规模设备安装调试,12月试生产。目前,各功能区施工进展顺利:大件铸造厂房、综合利用车间进入设备基础施工及门窗管道安装阶段;实验试制车间、模具维修车间启动水电施工,关键设备陆续进场调试;园区道路基础设施配套、河道改造治理等工程同步推进,确保项目整体进度高效衔接。

根据规划,一期项目将建设4条5万吨产能的铸造生产线,并新增2条5万吨铸造生产线,同步布局锻造、机加工、装配等全链条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汽车、农机、工程机械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铸件20万吨,半轴前轴55万件、主被动齿轮20万套、前桥总成15万套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贡献达2.5亿元,带动就业超千人。

作为项目的技术支撑核心,园区内设立的汽车车桥技术研究院将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聚焦轻量化、智能化、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研发,构建“创业孵化器+加速器+生产基地”的创新生态圈。项目投资方青特集团依托其在专用车、商用车车桥领域的龙头地位(年产车桥110万套、铸件10万吨),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园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尚未投产就已获全球知名企业青睐:项目已经成为戴姆勒等国际车企新能源车车桥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库卡机器人、ABB等工业智能制造巨头与项目签约合作,推动机器人核心铸件国产化替代。

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的落地,不仅是企业自身产能扩张的需求,更是青岛深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双链融合的重要举措。项目通过“研—产—销”一体化布局,将有效补强青岛在商用汽车、农业机械、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链短板,助力青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园全面投产后,将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端铸件及车桥系统研发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青岛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智能装备领域的全球供应链地位。未来,园区还将联动汽车车桥技术研究院,实现‘研发在青岛、制造在青岛、通达全球’的产业闭环。”平度市田庄镇相关负责人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