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中医药大模型评测标准
0人浏览 2025-05-10 17:43:00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田晓航)中国中医科学院10日在京召开中医药交叉学科和智能科学大会,发布中医药大模型评测标准《面向行业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 第12部分:中医药大模型》等多项成果。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一标准首次构建了中医药领域大模型量化评估体系。
“中医药大模型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为临床、科研提供便利,但大模型研发应用中也存在模型训练测评体系不健全、应用场景适用范围不可知、模型临床应用效果评估难、模型运行稳定性难保障等问题和困难,亟需建立大模型评测技术与应用标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赵宇平说。
根据这一标准,中医药大模型评估聚焦技术和应用能力两方面,标准主要覆盖场景丰富度、能力支持度、应用成熟度三大能力域,13个能力子域,30余个能力项。三大能力域主要关注中医药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覆盖广度、中医药大模型的全流程技术能力、中医药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服务质量及效果。
据介绍,这一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14家单位共同编制,目前已为“大医金匮”“数智本草”等中医药大模型提供评测支持。
当天,大会还发布了中文医疗大模型评测体系及开放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智算平台、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中医药典籍元术语引擎与推理决策平台、中医智慧诊疗与健康管理平台系列产品等中医药智能化成果,并推出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智能化升级版。
“以大模型为基础的深层次人工智能已在医学等许多行业发挥了巨大的创新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认为,中医药大模型有望为中医药研究及临床应用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促进中医药数字化、自动化升级,引领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