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

揭秘直播江湖的《人生开门红》 喜剧有余却失之工整 | 影评

0人浏览   2025-05-02 17:24:00

易小星的新作《人生开门红》瞄准了当下最火的直播行业,以一场“假情侣”闹剧揭开流量时代的荒诞内幕。影片延续了他擅长的喜剧风格,密集的笑点和夸张的表演让观众捧腹,但相比前作《人生路不熟》,叙事节奏和深度稍显松散,更像是一场热闹却不够精致的“网红式”狂欢。

影片以波普艺术家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的名言“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拉开帷幕,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短暂地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用在当下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十分契合。易小星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过,他认为流量也好、资本也好,金钱也好,本身并不带有恶的属性。他也认为追逐流量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手段是不是真诚的,发心是不是真诚的。

这个主旨贯穿了《人生开门红》整部影片,影片男主角烤肠摊主周大江(常远饰),就是在一次误打误撞后成为顶流网红“烤肠哥”,被迫与当下最火女主角小海茉(邓家佳饰)组成CP,而包括小海茉本人在内的网红传媒公司所有顶流,都是经过这样的包装进入大众视野。影片讽刺了直播行业炒CP、剧本式卖惨,并通过假货牟取暴利等乱象。王耀庆饰演的传媒公司老板秦天龙,张口闭口“流量即正义”,暗地里操控舆论、压榨主播,甚至把肮脏小作坊制作的香肠包装成扶农助农的手工肠,把糖丸包装成“救命药”忽悠老年人——这些情节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取材自真实的社会新闻。

导演易小星本人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走入大众视野,作为初代网红,他对行业的观察可谓辛辣,比如邓家佳饰演的网红小海茉,表面光鲜却被迫扮演“完美人设”,最终在谎言与真实间挣扎。影片用夸张的喜剧手法,让观众在笑声中窥见直播经济的泡沫与危机,尤其对沉迷直播购物的中老年群体,不失为一剂“防骗疫苗”。

影片最值得关注的闪光点在于,它比较直观地揭示了商业社会和流量经济如何异化人性——当一切都要成为可量化的数据,连亲情都能在临时搭建的虚假的直播间被表现出来。周大江的女儿因父亲的一夜爆红而萌生退学念头,认为“读书不如当网红”;为了流量,小海茉能用假发、假名、假故事,在直播间信誓旦旦地卖货;工地姐妹花张口闭口直播是为了攒钱给父亲治病,实则是出入高端日料餐厅的假女民工……这种唯流量至上的故事与人心底最柔软的温情交织在一起后,更能让观众在笑声中脊背发凉:当所有人都在扮演“为流量而生的自己”,谁还记得最初的自己?

作为一部五一档合家欢喜剧,《人生开门红》仍算合格——它足够热闹,也能让人在笑声中瞥见现实的影子。影片笑点密集,如蔡国庆颠覆形象饰演专门坑富婆的油腻主播,王耀庆以“人参当水果”恶补气血亏空的身体。但是,影片前半段节奏略显拖沓,部分桥段依赖老套的误会和浮夸表演,也有些许网络大电影的既视感。此外,本片在“讽刺”与“煽情”间的切换比较生硬,结尾处强行升华的“做真实的自己”也略显脱离影片原本的气质。若以易小星过往的水准衡量,不如《沐浴之王》《人生路不熟》等喜剧整体结构流畅,这部作品更像是一次即兴的“直播带货”,噱头十足,娱乐性拉满,但工整度欠佳,却少了些精心打磨的质感。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