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

男性患子宫肌瘤?正义网评:离谱医学论文背后的问题更需厘清

0人浏览   2025-05-07 09:45:00

近日,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霍某某的一篇论文因提及男性患子宫肌瘤而引发网友热议。记者调查发现,知网上多篇妇产科领域的论文中出现“男女不分”的情况,在相关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提到有男性患者,他们患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产后出血等。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中国农村卫生》等相关期刊单位已成立专班调查(据北京日报客户端5月6日报道)。

“男性产妇”“多例男性子宫肌瘤患者”……专业医学期刊论文“男女不分”,这一离谱错漏迎来众人嘲的同时,更令人质疑,这样造假的论文如何通过审核?

众所周知,专业医学论文是检验医护人员医学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很多医疗机构、院校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然而,一份含金量高的学术论文,需要大量的理论学习和临床案例研究为支撑,由此,“男女不分”这样原则性错误的论文频现,实在不像是无心之失,更有人工或技术代笔之嫌。

失实的论文不仅误导了学术研究,影响临床决策,更可能给相关人员“向上爬升”之路提供了作弊渠道,干扰竞争公平。显然,此类问题已经不是个例,医学论文造假也不是处理个人就可轻松画上句号,其背后牵扯的多重问题亟需厘清。

其一,本次事件暴露出期刊审稿与学术规范严重失守。低级错误满满的论文是如何顺利发稿?期刊编审委员会是否对论文采用的理论和案例进行严格学术把关?该论文的发表是否严格执行期刊内部的送审流程,还是流于形式,给钱就发?

其二,造假论文及涉事期刊背后是否存在论文代写产业链?是否有人为论文发表打通渠道,是否又有人借机中饱私囊?

其三,该医护人员是否通过造假的学术论文挤占他人职务、职级晋升机会,该医护人员的管理单位存在何种管理失职行为?

学术论文是检验医护人员多年苦读成果的试金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扎实研究基础,何谈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何谈学术公平性,更何谈医学的公信力!

医疗学术造假问题的出现,揭开的可能是医疗学术不公的冰山一角,还有可能是更为严重的学术腐败和管理渎职等系统性腐败问题,因此,必须严查、严惩学术造假相关责任人!

此外,医疗论文乱象频出的背后,也需反思当前医学领域评价体系畸形的问题。长期以来,“唯论文”的评价体系一直隐形存在,评价关注的更多是论文数量而非质量,考验的是笔上功夫而非手上技能。医护人员是否真正掌握临床医疗技术,研究成果是否在相关领域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这些实打实的关键问题却常常被忽视。

医护人员晋升与论文发表挂钩本无可厚非,但“唯论文”的评价体系并不可取。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大量临床实践。扭转“重形式轻质量”的评价体系,加强科研领域监管,是打破行业学术乱象、重建公信力的关键。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作者:何慧敏 谢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