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新添“楚服”新地标 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斜拉桥主塔封顶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秦克明、刘玉良)5月6日上午,随着最后的“领结”吊装完成,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观音寺长江大桥北岸主塔成功封顶。独具特色的黄色“楚服”造型,给江汉平原一带增添新的文化地标。

最后一节钢壳正在吊装。通讯员刘玉良摄在荆州江陵县同心村江边远观大桥,巍巍主塔犹如利剑直入云端。记者登上260多米高的主塔平台,俯瞰两岸良田沃野。在主塔顶端,蓝色的三角形钢壳犹如花瓣,和70多米长的黄色横联板融合,犹如楚服的衣领。中交二公院设计师林阳介绍,大桥主塔呈现荆楚古韵风格,以黄蓝作为点缀,好似楚国人的服装,呈现出楚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内涵。

最后一节钢壳吊装完成。通讯员刘玉良摄“这座桥站着、躺着都是骄傲的第一。”中国铁建大桥局项目副经理王赛笑着解释,从主跨看,大桥1160米一跨过江,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路斜拉桥;从主塔高度看,262米刷新湖北在建长江大桥新高度。他说,从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角度看,这座桥创造了四个世界之最、三个世界首座,这背后是中国桥梁的再次创新突破。

观音寺长江大桥主塔封顶。通讯员刘玉良摄该桥主塔呈A型,是湖北版“比萨斜塔”,美观的同时也带来建造难度。在倾斜的塔上“搭积木”,找准重心很重要。针对数千根钢筋的复杂部品化施工,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一种复杂钢筋部品重心快速找寻计算程序”,在3分钟内快速确定全部钢筋的总体重心,再利用湖北最大吨位塔吊吊装,保障钢筋部品在空中平稳提升。

主塔成功封顶。通讯员刘玉良摄
该桥主塔距长江干堤仅105米,且密布深厚的卵石层。项目建设团队首次将后压浆技术应用于深厚卵石层,通过精准控制注浆参数,大幅提升灌注桩桩侧摩阻力及端承载力,如同给桩基装上“钢铁锚爪”,牢牢抓住地层。在长江枯水窗口期,成功完成44根直径3.2米、深达近百米的世界最大摩擦群桩基础施工。

观音寺长江大桥是武松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的过江通道,预计2026年下半年两岸桥面实现合龙并建成,届时将成为武汉都市圈连接宜荆荆都市圈的重要快捷通道。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