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如何赋能博物馆思政课
数智赋能,能生动地讲好新时代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激活家校社共育的“思政大课堂”,汇聚馆校育人融合的“思政大能量”,打造更多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思政“大实践”典型样本。
以数智技术助力博物馆思政课教学,搭建平台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育人方式,能增强博物馆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思政云课堂,支持虚实一体化教学
思政云课堂全面支持虚实一体化的教学资源,通过推进数字化建设,以数字赋能传承红色基因。
一是构建数字红馆。数字红馆资源库是一个颠覆性的红色文化体验平台,通过相关项目让文物“活起来”,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云游览”和智能在线问答,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通过云平台探访红馆,感受党史、思想理论和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是构建虚拟仿真课资源库。根据不同的思政教学场景,利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体感投影匹配不同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数字博物馆、交互式情景剧、交互式时空全景图等。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价值理念与实施方式,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运用不同形式开发制作思政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是构建具身实践资源库。数智技术“活化”了红色博物馆资源,基于“360+3D”混合场景模式,融合VR、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利用虚拟博物馆、文博智能体、云上参观、智能问答、线上答疑等形式,提供全景、立体、深度的沉浸式体验,打破时空和功能的限制,以独特的方式丰富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体验。通过数智技术,红色博物馆资源能融入儿童成长过程,扩大育人载体,丰富育人资源,增强育人成效。
交互式微课,支持360实景体验
我们联合全国各地云上博物馆,通过AI、“5G+北斗”、体积视频等技术,努力让革命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学校推出了思政云实践交互式360全景模型。
一是场景式串联。通过360全景技术还原线下革命文化、工业文化、科学精神、美丽中国等各类专题实践基地,利用“红船精神”数字博物馆、“红色革命”交互式情景剧、“过草地”角色扮演游戏、“常州三杰”交互式时空全景图、“革命的火种”时光赛道等形式,一次性系统学习多个实践点所蕴含的主题内容。
二是交互式并联。通过3分钟、5分钟、10分钟不同时长的交互式微课,运用选择、筛选、关联等交互方式,在此基础上再利用交互式媒体技术设计交互操作,比如交互式红色体育漫画、VR虚拟仿真延安精神、AR智能导览“安徽小岗村大包干”,学生边体验边学习,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实践。
三是匹配性通联。在360实景内添加选择、寻宝、拼图、排序等丰富的交互方式,交互式微课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还能让他们实现从“看中学”到“做中学”的转变。
AI云平台,支持个性化智能反馈
我们学校的思政智慧教学管理云平台是集“教、学、练、评”于一体的育人载体,学生在“数字+科技+文博”的沉浸式游览新体验中,云参观、云体验、云实践的经历都会汇聚到大数据中心,智能感知技术如视觉识别、语音识别、语言处理等技术会突破时空限制采集成长数据,学生在虚拟仿真软件中的学习痕迹以及交互数据等都将对接到云平台,实现数据聚合。
无论学生个人、家庭还是班级在线体验学习数据有记录、有分析,大数据中心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让教师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可感知”“可评价”,输出学生博物馆思政课学习的数字画像,可以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证据,让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精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智赋能能生动地讲好新时代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激活家校社共育的“思政大课堂”,汇聚馆校育人融合的“思政大能量”,打造更多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思政大实践”典型样本。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7月16日第6版
作者:庄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