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

纸笺技艺

0人浏览   2025-05-10 06:29:00

3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一非遗工作室,学员在练习描金。

3月18日,合肥市融创乐园,纸笺加工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方春希(左)为游客展示纸笺产品。

3月18日,巢湖市掇英轩艺术馆,纸笺加工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靖在检查拖染质量。

3月18日,纸笺爱好者在巢湖市一家纸笺加工技艺研学游基地学习流沙笺制作。

3月18日,巢湖市黄麓镇一家纸笺工坊,工作人员在整理纸笺产品。

3月19日,合肥市文化馆民俗(民间)文化展厅,工作人员为观众介绍纸笺的历史。

3月19日,合肥市滁州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戴萍(左三)带领学生进行纸笺制作。2023年6月,“纸笺加工技艺青少年传承基地”在该校挂牌。

走进位于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的掇英轩艺术馆,一卷卷色泽明艳、表面如缎、金粉熠熠的纸笺映入眼帘。这些经过特殊设计与加工的纸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体现着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非凡匠心。艺术馆创办人、纸笺加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靖介绍,纸笺制作工序非常繁琐,包括拖染、涂刷、托裱、洒溅、描绘等几十种手工技艺。纸笺品种繁多,不同的纸笺需采用不同的加工技艺,通过多种技艺的相互交叉融合,又可以衍生出新的纸笺产品。

在纸笺加工技艺中,最难的要数“手绘描金粉蜡笺”。粉蜡笺源于唐代,随着时代变迁,其工艺也逐渐失传。1997年,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刘靖成功将其恢复。在此基础上,他又相继恢复了泥金笺、朱砂笺、流沙笺、刻画笺等一系列传统纸笺加工技艺,让古法造纸技术焕发新生。2008年,纸笺加工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纸笺加工技艺,巢湖的工匠不断推陈出新,运用新材料将纸笺融入现代设计等。同时,纸笺加工技艺也走进了合肥市的多所高校及中小学,成为同学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 梁 睿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