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水务局地面塌陷防治经验获全市推广
0人浏览 2025-08-28 12:2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芳 通讯员 龚秋丽
近日,市水务局调研组赴光明区调研地面塌陷防治及供排水设施“联链共管”工作,充分肯定光明区的成效与创新做法,并在全市推广其经验。

一方面,光明区水务局坚持把“建章立制、规则规范”作为地陷防治的“总牵引”。持续开展供排水设施建设全流程“联链共管”,从市政工程规划设计、立项、施工、验收等方面,严格执行市政管网建设标准,实现全链条高效管理。根据《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2025年度实施方案》《光明区地面坍塌防治工作机制》,结合区水务工作实际,印发《光明区水务局涉水设施地面坍塌防治2025年度实施工作方案》,从计划实施、全面排查、靶向核查、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防治措施、工作流程等,形成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管理。
另一方面,坚持“关口前移、主动排查”作为地陷防治的“先手棋”。开展地陷隐患“三批”治理:现有工程治理一批、高风险隐患治理一批、管养修复一批。今年以来,累计检测排水管道719公里,累计排查1063座检查井。
同时,坚持把“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作为地陷防治的“主抓手”,分级分类实施综合监测。光明区水务局对前期排查出来的污水管道高风险点,协调街道、交通、交警和城管等部门共同巡查和雷达探测,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其中对33处污水干管高风险点,设置明显“水务地陷重点防范区域”标识牌。接下来,将根据管道埋深、隐患等级和水位等情况,对排水管网实施分级分类、精准防控。对于埋深3米及以内的浅层管网,采用QV、CCTV或地质雷达进行检测;对埋深超过3米的深层隐患点,综合运用瞬变电磁、微动探测等先进技术开展监测。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