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

“玉”见全球的吉祥传家宝——竹山绿松石何以勇挑十堰千亿能级的重担?

0人浏览   2025-05-24 18:5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董武、党时轩)湖北竹山,一方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之地。这里的山峦叠嶂中藏金纳银、灵山锁玉,“金山银山”在竹山被具象化。

造型精美的绿松石饰品。通讯员 供图

从女娲补天五色圣石到奥运冠军郑钦文佩戴的手串;从乾隆御批的古矿洞到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从越王勾践剑的剑柄镶嵌到国际潮品限量款……竹山绿松石正书写着从“璞玉浑金”到“资源觉醒”的传奇,成为十堰继“仙山、碧水、汽车城”之后的第四张城市名片。

千年玉脉底蕴与现代产业变革,竹山县正锚定“世界绿松石之都”目标,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新动能。

跨越万里千年的传家之宝

历史长河中,绿松石的光芒始终亮彻寰宇。

传说上古时期,因天破大洞洪水泛滥,为补天漏,始祖女娲在竹山宝丰寻得色如天相的五彩神石,筑炉炼石成功补天,还天空以湛蓝透绿,予人民以生生不息。

竹山绿松石正一步步走向国际市场。通讯员 供图

对于传说的五彩神石,科学解释是一种含水的铜铝酸盐类矿物。古老神秘的寒武纪冰河时代,这一矿带中铜、磷、铝元素在水的淋漓下,历经亿万年的地质淬炼而成。竹山绿松石之所以拥有三大色系近60种颜色之丰,是因为铜、磷、铝元素的含量差异决定的。

战国时期,楚人卞和献玉的故事流传千古,而学者们考证,古称荆州石的和氏璧就是产自鄂西北的绿松石。在故宫博物院组织的绿松石专题展上,就有研究员曾感叹,若此说成立,绿松石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传国之玉”。

如果传说难保绝对真实,那考古发现绝不会说谎。

2022年3-6月,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办的古代绿松石展览,来自38家文博单位,出自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金沙遗址、吐尔基山辽墓等地的共计165件(套)绿松石文物精品,见证了我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历经夏商、两周、秦汉、隋唐、宋明,长达9000年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杨明星说,看绿松石的地位,不仅要看其“朋友圈”,也要看谁在C位。匈奴王的黄金帽,康熙的皇冠,绿松石都在最醒目、最顶尖的位置。回顾近9000年的历史,可以看到“绿松石开盘价值就不低”,到二里头文化时达到巅峰,成为夏朝的“国玉”。

数千年的文脉传承,让绿松石成为民族瑰宝和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审美观念、工艺水平和文化价值的变迁,成为权力、地位、财富、吉祥、信仰、友谊的象征。

有着“东方圣玉”之称的绿松石并非中国独有,美国、俄罗斯、埃及、伊朗、尼美尼亚等多国均有分布而且历史悠久。幸运的是埃及等地的绿松石资源已经枯竭,竹山绿松石资源的蕴藏量达到中国的70%、全球的50%。

万里之外,考古发现5500年前古埃及皇后就佩戴了绿松石镶嵌的黄金手镯。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因其在亚欧之间的中转交流地位,绿松石在国外的历史上被称为土耳其玉。可以猜想,古丝绸之路上,远走他国的少不了中国绿松石的身影,只是历史上绿松石是皇家资源,商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上世纪90年代,麻家渡镇罗家坡村20多个绿松石大户把店铺开到西藏和美国,竹山绿松石再次风靡全球。

绿松石除了社交礼品、商贸产品广泛流通外,还多次成为“国礼”进行文化输出和交流。2022年,竹山六款绿松石项链入选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成为齐名于“冰墩墩”“雪绒绒”的现象级网红产品。

乱世黄金盛世玉,绿松石的声名鹊起带火了收藏热。竹山县绿松石行业协会会长周丽萍女士介绍,几乎所有绿松石商家都有“镇店之宝”,很多家庭也有一件绿松石作“传家宝”,既作财富更作为文化符号和感情纽带进行世代相传。

从传说中的神石到“传国之玉”,从民族文化传承之器到普通家庭传家之宝,从人际交往到国际传播的传情之石,家国情怀激活竹山绿松石的流量密码。

承载万水千山的兴业之旅

初夏时节,行走在竹山,满眼都是绿意葱茏。35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7个乡镇中多达13个乡镇蕴藏着绿松石矿,3972个被封禁的野矿洞均在天眼、地眼、人眼的可控范围之内。

曾经千疮百孔的矿山已复绿成林,曾经废弃矿洞改造成科普教育基地,曾经的挖矿人变成电商主播……这些悄然的改变生动诠释了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建创新基地的蝶变过程。

5月1日,竹山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开门迎客,这座占地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交易平台,开业首日就吸引600余家商户入驻,现场交易、展示、直播三区联动,开启绿松石全球交易新通道。

绿松石公盘交易竞拍活动。通讯员 供图

“世界绿松石看中国,中国绿松石看竹山!”五一期间,受湖北林熙珠宝有限公司邀请,网络大V、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来竹山,在直播间推销竹山绿松石,仅两天直播销量就突破3000万元。绿松石抖音基地则稳定保持日成交额400万元以上。

2024年,在绿松石矿山仍处最严封控状态下,全县绿松石市场主体接近6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和限额以上企业38家,带动就业7万人,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系列产品在全球绿松石市场占有率超90%。

光鲜背后是心酸。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历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史诗。从早期粗放开采、资源浪费的阵痛,到后来规范管理、品牌升级的蜕变,每一步都考验着管理者和从业者的智慧与汗水。

宝源矿业董事长王正龙是竹山绿松石产业由乱至治、由贱及贵的见证者。据他回忆,竹山绿松石先后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开采阶段“论车卖”,改革开放初期自发开采阶段“论斤卖”,规范管理时期国资开采阶段“论克卖”的三个鲜明的阶段。

从“论车卖”“论斤卖”到“论克卖”,清晰反映了竹山县绿松石产业跃迁的艰辛历程。这场革命始于2009年,为改变绿松石产业“既不强县也不富民”的野蛮粗放式发展格局,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绿松石产业发展乱象。通过封禁矿山,杜绝了私挖滥采;通盘规划,保证了资源姓“公”;严控红线,保护了资源有序开采;公盘交易,夺回了市场定价权;地校合作,实现了人才聚集……在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下,矿产开发与管理步入良性持续发展阶段,竹山绿松石也实现价值与价格的正向回归。

绿松石雕刻大赛。通讯员 供图

2005年以来,“中国绿松石之乡”“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电商百强县”等荣誉先后花落竹山,“竹山绿松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注册国家商标和马德里国际商标;推动制定《绿松石分级国家标准》,让绿松石分级有据可依。

如今,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国际绿松石之都”领衔的“一都四地”功能定位目标更加明晰,绿松石供应链平台和溯源体系正式上线,绿松石资源国有化改革和数智化研创迈出坚实步伐,“一园(国际绿松石工业园)一镇(中国绿松石小镇)多基地(4个开采基地)”为格局的绿松石产业集群正茁壮成长。

谋定万企千亿的图腾之路

“绿松石是大自然赋予十堰的宝贵财富,是继‘仙山、碧水、汽车城’之后的第四张城市名片,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今年4月,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在绿松石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明确绿松石城市名片的定位,并确定了“千亿脊梁”发展目标。

竹山绿松石亮相2024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通讯员 供图

十堰“城市名片”战略定位和“千亿脊梁”发展目标,让竹山绿松石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何突破资源依赖,实现价值链高端化突围、产业链生态化重构、供应链数字化赋能,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绿松石从地方特产跃升为极具辨识度的世界文化符号,《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绿松石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应运而生。方案目标明确:到2027年,全市绿松石市场主体突破1万家,从业人员15万人以上,培育上市企业1家、10亿元以上领军企业3家、亿元以上骨干企业20家、规上限上企业100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愿景1000亿元。

围绕全市千亿产业产值目标,作为全球绿松石核心产区,竹山立下“挑大梁”“担重任”的决心,将建成“世界绿松石之都”纳入全县发展战略,全力构建“探矿——研发——设计——加工——展销——跨境电商——文旅”全产业链生态圈。

为实现目标,竹山县正锚定“竹山绿松石,吉祥传家宝”品牌和买全球卖求全球视野,扎实推进原石入竹、市场培育、人才振兴、数智赋能、诚信建设、文化创意、玉旅融合、品牌提升和资源保护“九大行动”,坚决挑起十堰千亿绿松石产业竹山贡献率超80%的重担。

5月22—26日,竹山绿松石再次亮相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竹山县政府将在博览会期间与6家绿松石文创科研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达成合作意向。

同时,竹山还谋划推进在拉萨建绿松石前置仓,在土耳其机场建绿松石海外仓。

“竹山绿松石,吉祥传家宝”正在更广泛地“玉”见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