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

江南观察|千年苏绣邂逅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2》

0人浏览   2025-08-11 09:24:00

当0.01毫米的丝线遇见二次元可爱小猫,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正在上演。随着《罗小黑战记2》热映,苏州朱寿珍刺绣艺术工作室以独创的“双面三异绣”技艺,将罗小黑、比丢等动漫形象化作丝帛上的东方魔法。这支由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朱寿珍与其“90后”儿媳周蕾、儿子陈大伟组成的非遗战队,用半年时间完成一系列作品,不仅成为电影首映礼上的现象级展品,更开辟了传统工艺与当代IP融合的创新范式。

以苏绣“双面三异绣”技法呈现的罗小黑


一针一线织就“会讲故事的艺术”

7月,北京朝阳公园草坪上,《罗小黑战记2》电影首映礼吸引了千余名影迷参加。展区中央立着一幅正反面呈现不同电影海报的苏绣作品,观众们纷纷举着手机拍摄。朱寿珍也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了自己创作这幅苏绣作品的故事,视频点赞数过20万。不少网友感叹:“正面的小黑是6年前电影《罗小黑战记》中的装扮,翻转绣框就变成了《罗小黑战记2》里的装扮,都是经典的战斗状态。这哪是绣品,分明是会动的电影海报!”

这幅被网友称为“二次元屏风”的作品,正是苏绣“双面三异绣”技法的巅峰呈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技法要求正反两面图案、针法、配色全然不同,在透光率不足5%的缎面上实现“双面三异”效果。“相当于同时创作两幅作品,任何一针失误都会导致整体报废。”朱寿珍解释道。

陈大伟透露,绣制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罗小黑在《罗小黑战记2》中佩戴的手环,手环与手臂肌肤的颜色差异极大,两者丝理走向更是横竖交错。前期手环已完成基础绣制后,团队又展开讨论,最终决定将已绣好的手环丝线全部拆下,重新调整丝理走向。这份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让手环在缎面上呈现出流动的金属光泽,整体更加协调。

首映礼现场,12幅比丢四季绣卷成为最火爆的打卡点。春日树下慵懒打盹,冬雪里欢快滚雪球……丝线流转的光泽,让画面仿佛浸润着时光的温度。陈大伟表示,7月和8月绣卷中梦幻的蓝紫色调暗藏巧思,“既借鉴了我们自有版权作品《仲夏夜之梦》的创作灵感,也是母亲的品牌色——这两种颜色,她爱了许多年”。

一老一新激活“能续新篇的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一位从武汉赶来的女孩将自己亲手绣的罗小黑作品送给周蕾,“是罗小黑让我第一次拿起绣针”,她的眼眶泛红。周蕾也一度哽咽:“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苏绣不是在被我们保留,而是被更多人‘点燃’。”

“‘00后’观众围着绣架讨论劈线技巧的场景,让我看到了苏绣的未来。”朱寿珍感慨道。工作室与电影方联名推出的刺绣材料包,一上线即售罄,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粉丝DIY作品。更令团队意外的是,甚至有罗小黑十几年的老粉看到苏绣后产生兴趣,因其所在地离苏州太远,便特别拜访了其他刺绣老师去学习。“那一刻心里又暖又踏实,觉得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原来真的有这么多年轻人关注非遗、热爱刺绣。”朱寿珍说。

以苏绣“双面三异绣”技法呈现的罗小黑


近年来,苏绣与动漫、游戏等的深度跨界合作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今年春节期间,位于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苏绣小镇的中国刺绣艺术馆曾联动《罗小黑战记》推出限时主题特展,萌趣美陈、互动盖章、限定周边体验等吸引了众多粉丝前来打卡。8月1日至31日,该馆相关活动将进一步升级,让参观者在感受电影带来的震撼和温情之余,见证传统技艺焕发的蓬勃新生。

朱寿珍工作室现已开发出售价69元的“罗小黑刺绣材料包”,面向“Z世代”动漫粉群体推广;还尝试将刺绣图样与3D打印技术结合,提升制作效率,降低学习门槛。“你要先理解你的用户,然后再带他们走进非遗的世界。”周蕾说,“传统文化需要‘翻译者’,我们正用年轻人懂的语言重述苏绣故事。”

当“00后”观众在绣品前模仿罗小黑表情拍照,当动漫粉丝的工位上放着苏绣摆台,千年非遗真正走进了当代生活场景。对于传统技艺如何传承发展这一问题,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青春的面孔与创新的光芒之中。朱寿珍说:“如果有机会,愿意尝试更多跨界合作。未来,想和更多年轻创作者一起,探索非遗的无限可能。”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