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歇脚点”到“暖心家” 全国司机为啥偏爱这个“司机之家”

货车司机将写有心愿的便利贴贴在流动党员服务站内的“心愿墙”上。

“司机之家”休息区张贴的“送餐联系处”服务指南方便货车司机快速获取就餐信息。

宁夏货车司机杨金亮点赞“司机之家”。(记者刘青霞摄)
新疆网讯(记者刘青霞)8月6日11时许,在新华凌物流园区的“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宁夏司机杨金亮正用微波炉加热妻子准备的饭菜。“跑车十几年,第一次有家的感觉。”他抹了把脸,水珠顺着黝黑的面庞滑落——这是刚在服务站淋浴间洗去的千里风尘。
这个占地500平方米的“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自2024年11月运营以来,已服务司机8250余人次,在日均370辆货车川流不息的物流枢纽,它正用“红色温度”重塑着长途货运生态。
从“风餐露宿”到“五星服务”
一见到记者,杨金亮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跑车,到了地方没个落脚处,只能在车里凑合着睡。现在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能洗澡、吃饭、测血压,关键免费!”
跟随他的脚步,记者看到:智能控温的淋浴间水汽氤氲,全自动洗衣机滚筒转动,微波炉前陕西司机李强热着妻子准备的红烧鸡块。
餐厅里飘散的饭菜香,让这个“移动厨房”充满家的味道。一旁的休息区配备了娱乐设施和报刊,综合服务区提供Wi-Fi、充电、医疗急救等基础服务。这里还有矛盾纠纷功能区,有了货运纠纷现场就可以调解。服务中心还设有流动党员服务站,组织政策学习和技能培训。
“中心每日10:00至19:00对外开放(节假日照常开放)。”永祥街街道华强社区工作人员马娟说,这个日均接待40人次的服务中心,已累计服务8250余次。早晚高峰的淋浴间需要排队,餐厅区的饭菜香混合着天南地北的方言,“流动党员服务站”的墙上贴满的“心愿便笺”记录着司机们的具体需求。
“六步工作法”激活红色细胞
“现在司机都抢着跑乌鲁木齐线。”山西司机姚红武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党员证,走到流动党员服务站前登记。他熟练地填写信息,眼神中透露出对这里的认可。
新华凌物流园区作为全疆最大的建材基地和物流集散地,拥有275条货运线路,其中疆内238条、疆外37条,1837名从业人员每日在此忙碌,日均370辆货车穿梭往来。2024年11月,永祥街街道党工委根据货车司机的需求,依托华凌物流园区的区位优势,建成了全区首个“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满足南来北往的货车司机停车、休息、就餐、充电、淋浴、洗衣等方面的需求。2025年6月,在米东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街道在原有淋浴、洗衣、就餐服务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流动党员服务站”。
“我们通过‘摸底数、明情况、找组织、筑阵地、优服务、促发展’六步工作法,梳理每位流动党员的情况。”米东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金宝介绍,通过精准摸排建立的动态台账,已吸纳23名流动党员,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更新。
中心不仅为流动党员提供温暖的“家”,还打造了多元化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微党课、榜样故事宣讲活动,举办安全驾驶等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学习教育活动8场,覆盖400余人次。
参加过学习的来自成都的货车司机赵立强兴奋地说:“在这里能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真是一举两得。”
“服务矩阵”背后的治理升级
“希望增设躺椅”“建议开设24小时超市”“放置备用工具”……“心愿墙”上贴满司机们的建议便笺,字字句句写着司机们的期待,目前已累计梳理出6大类23项需求。
“有次我的车在半路上出了点小故障,急得满头汗,想起服务中心有维修工具和懂行的师傅能搭把手,赶紧联系了服务站。没过多久,就有人指导我排查问题,还帮着联系了附近的维修师傅,不到两小时就解决了问题。”来自甘肃的货车司机王强竖起大拇指。
米东区永祥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冶海霞介绍,服务中心还整合工会、司法所、医疗机构等资源,将这里打造成“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矛盾纠纷调解室”服务综合体,定期召开司机座谈会,对收集到的诉求分类梳理、限时办结,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开展暖心活动28场,服务1400余人次。未来将持续完善服务功能,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排忧解难的“服务站”和传递正能量的“红色阵地”。
端午节包粽子、中秋团圆饭、春节留守聚会……社工郝玉环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司机们的笑脸。意见册上1000余条评价保持100%满意率,“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正成为司机们旅途中的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