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

海量财经丨斯凯奇退市背后:关税风暴与战略突围的双重博弈

0人浏览   2025-05-07 13:21:00

海报新闻记者 杜郑敏 报道

凭借舒适性优势在全球鞋类市场“杀”出重围的美国鞋业公司斯凯奇,于当地时间5月5日突然宣布私有化决定。

据悉,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现金收购斯凯奇,交易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完成。

斯凯奇(济南万象城店)

这一交易总价达94.2亿美元,刷新鞋业史上最大并购案纪录。自斯凯奇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后,其股价单日暴涨24.35%,市值定格于237亿美元。但这场资本盛宴背后,实则是全球贸易政策巨浪下企业“断臂求生”的无奈抉择。

斯凯奇退市的核心诱因,直指美国政府掀起的“对等关税”风暴。4月29日,由斯凯奇、耐克、阿迪达斯等76家鞋类品牌组成的行业联盟向白宫发出联名信,直指新关税政策将使童鞋税率飙升至20%-37%,叠加后行业整体税率或达150%-220%。以一双售价1100元的球鞋为例,关税成本将推高零售价至近1700元,这对主打“高性价比”的斯凯奇而言堪称致命打击。

斯凯奇在退市声明中直言:“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已使公司无法提供财务指引。”这一表态背后,是其全球供应链的深度焦虑——斯凯奇超5300家门店中,60%的产能依赖东南亚代工厂,而关税壁垒正将这一布局推向成本悬崖。

机构普遍认为,斯凯奇选择此时私有化,实为规避上市公司监管压力,以便在关税风波中掌握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斯凯奇线下销售门店

公开信息显示,3G资本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源自巴西的私募股权公司,以交易数量少但规模大而闻名,并且注重长期运营。该公司于2010年收购了汉堡王,随后将其与Tim Hortons合并。

据之前媒体报道,3G资本,以激进式成本管控闻名资本市场。其操刀的百威英博并购案,曾通过裁员、关厂、集中采购等手段将运营成本削减20%;但对其改造却因过度压缩研发费用,导致品牌老化、增长停滞,股价五年内腰斩。

市场担忧,3G资本或将对斯凯奇复制“百威模式”。斯凯奇2024年财报显示,其毛利率虽达47.8%,但净利率仅为7.6%,远低于耐克的11.3%。3G资本若推行成本压缩,可能冲击斯凯奇“舒适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该品牌每年投入超2亿美元研发记忆棉鞋垫、轻量化大底等专利技术。

不过,3G资本亦释放积极信号:斯凯奇现任董事长罗伯特·格林伯格及核心管理团队将全员留任,私有化后的战略重心将转向“供应链弹性建设”,包括在越南增设自动化工厂、在墨西哥布局区域配送中心。这一布局,或暗合其规避上市公司短期财报压力、深耕长期价值的意图。

尽管退市引发市场对斯凯奇财务健康的质疑,但品牌基本面仍具韧性。2024年,斯凯奇全球销售额达8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斯凯奇方面表示,私有化目前对于中国市场不会有影响。中国是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在过去多年里为该公司全球业绩的增长提供支持。

去年,斯凯奇中国市场营收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儿童线、专业跑鞋线增速超30%。其“全品类+全渠道”战略成效显著。在中国,其通过“超级大店”模式(单店面积超2000平方米)抢占下沉市场,门店数已突破3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