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如何实现数据价值转化为实际效益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中国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智能化变革。4月18日,全球牧场智能化解决方案先行者——阿菲金(Afimilk)在京举办首届中国奶牛场管理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峰会,正式启动阿菲金软件与牧业平台软件对接计划,并携手六家企业成立“牧业智享生态联盟”,为破解行业“数据孤岛”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本次峰会以“智享”为核心,汇聚了多家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企业和生态伙伴,共同探索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与研究成果。通过深入的合作、交流与分享,为牧场管理者描绘出清晰的智慧牧场蓝图,提供一条通往未来牧场管理的实践道路,携手推动奶业智慧化转型。

现场,阿菲金携手6位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牧业智享生态联盟,旨在通过打破传统牧场管理中数据孤岛的困境,实现数据流动、技术连接和联盟共赢。来自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和牧兴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历源金成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向中智牧科技有限公司6家先锋企业被授予首批“阿菲金软件数据对接年度合作伙伴”称号。

阿菲金中国兼亚洲区总经理李鑫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底层数据的精准越来越重要。历史沉淀的‘原始数据质量’成为‘数据卡脖子’问题。”奶牛养殖业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甚至可能成为制约技术突破的核心瓶颈。“希望通过建立这个开放共享的生态联盟,帮助牧场把数据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开放生态 共享智慧
把“数据价值”转化为“实际效益”

提起AI大数据,大家并不陌生。如何通过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实现多方共赢,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流模式。在李鑫看来,“信息和IT受企业重视的程度代表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对于牧场来说,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决策依据仍是一大挑战。例如奶量、牛只健康等关键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难以统一分析;缺乏精准的数据接口,导致跨平台协作效率低下。
作为国产奶牛场管理软件的佼佼者,阿菲金牧业平台通过技术接口(API)实现全方位数据对接,无论是第三方软件还是自研系统,均可无缝流动。例如,牧场不仅能查看奶量,还能追踪病牛、发情牛状态;未来随着软件升级,甚至可获取每头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等精准数据。
阿菲金的定位十分明确,专注牧场内部管理,深耕牛只数据、牛奶数据及行为数据分析,同时主动开放接口。“我们非常希望与牧业集团、第三方平台共享数据,创造更大价值。”李鑫的这句话,正是对“整合资源,多方共赢”的最佳注解。

尽管中国牧场养殖净利润从10年前的20%下降至如今的5.6%。但是奶牛单产水平一直在提高。据了解,2024年全国规模化牧场平均单产达10.9吨,单产超过14吨的牧场达20家,这背后反映了养殖管理的效率变化。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中国奶业协会奶业科技科普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主任曹志军分析指出,AI赋予整个产业链升级的能力,不仅是叠加效应,而是被乘效应,未来一定是指数效应。

▲曹志军
现如今,智慧养殖对畜牧人才及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典型结合点,曹志军表示:“我们跨学院跨专业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团队研究建设的孺子牛垂直大模型,构建了牧场超级大脑问答模型、生产预测和智能决策场景、人才培养教学场景以及数字孪生场景四大板块。未来我们愿意作为第三方加入这支力量,支持相关国产软件平台的开发,让AI赋能奶业高质量发展。”

谈及智慧养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高荣华表示:“我们的智慧养殖,目前还是处于从慢慢起步到加速发展的一个过渡期。利用好现有这些智能设备,真正把这些数据进行清理分析挖掘,才能为牧场环境、健康监测、饲喂和育种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未来,她希望智慧养殖依靠科研机构技术支撑,发挥区域化奶牛产业优势,结合规模化程度,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奶牛智慧养殖创新模式。

▲盛利囡
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在近两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各个行业引起了广泛应用。两年来微软已经帮助全球近6万家企业进行了AI转型。微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资深解决方案专家盛利囡以GPT4.5模型作为例子,展示了其在数字化畜牧业如智慧奶牛养殖方面的应用场景。盛利囡还特别提到了构建奶牛养殖的知识库,这是大语言模型在近两年最常见、最典型的应用方式之一。
现场,她通过《GPT模型在奶牛健康监测及企业数据应用中的探讨》,进一步展示了GPT模型通过一头奶牛24小时的数据(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反刍时间、采食量、饮水量、产奶量等),分析并给出奶牛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数据分析。

与此同时,来自行业4家数字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的分享也为此次峰会提供了人工智能与智慧养殖更多融合的创新思路。

一牧科技创始人马志愤表示:“我们研发的一牧通App,可以免费查阅最近12个月的行业现状,包括产奶性能、健康性能、繁殖性能、犊牛性能以及牛群结构等170多个指标,随时查询并反馈优化建议。另外,该应用还可以按照不同区域和规模进行查阅对标,可以与行业专业解决方案进行结合,共同助力牧场高效可持续发展。”

▲王智
而在和牧兴邦创始人王智看来,养牛的本质是个生意。从牧场信息系统建设角度来看,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业财一体化)是牧场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现在,他们已经成功在许多牧场导入了完整的业财一体化。然而,数据产生后,会产生大量的报表,而AI工具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牧场对这些报表解读能力有限的问题。AI工具的应用正是管理思维转变、业财必要性以及实际案例验证三方面的结合。

奶业之星总经理严俊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谈了从数据采集到决策的过程,以及如何运营数据助力高效养殖。他强调了数据的基础性和规范性,提出该录入的数据必须录入,并尽可能使用物联设备来解决实际生产和数据采集的工作。同时,只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才能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如何挖掘数据的价值,他表示,通过传统的数据分析规则和未来的AI分析技术来发现数据中的价值和问题,才能为养殖牧场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

▲赵金石
新牛人创始人赵金石提出,“要让软件变得更易于用户使用。”他通过询问AI来畅想未来牧场,展示了AI大模型的创造力。并结合新牛人6.0大模型的实例,进一步展示了数据决策的常见形态,展现了大模型接入后不断调优的提问式对话方式,让现场牛人耳目一新。
“一键”解决方案
实现牧场“万物互联”
“今天能把牧场管理好,软件的价值功不可没!”然而李鑫强调,在养殖牧场领域,数据的精准采集与应用价值尚未被充分释放——这正是阿菲金牧业平台软件试图解决的问题。

现场,来自阿菲金的3位技术专家从不同的维度针对生态互联及AI增效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郭杰
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智慧养牛带来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但所有数据,特别是机器学习、模型学习都需要有效和精准的数据,才能给牧场提供真实的反馈。阿菲金中国IT架构师郭杰指出,阿菲金系统数据从第一代接口升级到了第三代接口,数据的对接方案也更灵活,适应牧场定制化需求,并可融入各种IT基础架构,如VPN或公网环境。
郭杰表示,第三代数据对接内容涵盖了基础奶量、挤奶效率等多种数据。特别是挤奶效率,提供了前两分钟占比、0—15秒、15—30秒等数据,满足精益化管理需求。还提供了乳脂分析仪(魔盒)数据,如脂蛋白比例、电导率偏差等,丰富了数据采集来源,有助于精准判断营养配方和饲养结果。此外,计步器也提供了发情强度、临产预警等新的对接数据。即将发布的干物质采食量、反刍时间、采食时间、喘息时间的数据接口也将对阿菲金生态合作伙伴逐步开放。

“现如今,个体牛采食量数据对牧场管理有着重要影响。”阿菲金中国高级牧场咨询专家木拉提·米尼尔特别介绍,个体牛只效益模型直观通过数据提升饲料转化率。同时,在淘汰机制中,饲料转化率或盈利数据成为关键指标,其遗传增益会得到提速。木拉提·米尼尔表示,在当前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身处不同数据赛道的牧场所具备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全不同,数据将为牧场提供降维打击的竞争力。

阿菲金中国高级解决方案专家冯安学结合实操,从数据到利润,详细介绍了AI驱动的全场景牧场应用。系统通过整合多种数据和分析工具,为牧场管理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此外,新的功能还通过单个牛的饲料转化率和利润来进行育种的择优和淘汰,从而加速提升牧场的群体饲料转化率。这些功能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牧场的管理效率、精准度以及决策依据,为牧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后,来自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企业和生态伙伴代表以“数据互联与AI增效——管理软件如何助力牧场跑赢周期”为主题,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为牧场智能化运营提供了更多创新思路和高效之策。
这场牧业科技盛会的举办,不仅标志着中国牧业数据互联新时代的开启,更绘制出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智能化发展路径。在生态联盟的推动下,“数据孤岛”的破冰之旅已然启程,将为奶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丨本期编辑:冯晓敏
丨校读:冯晓敏
丨监制:张耀 封斌
丨总监制:赵敏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乳业时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部分来源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闻热线:0471-6564013
广告热线:0471-6564013 6564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