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

解码上海合作组织“和实力”

0人浏览   2025-08-30 06:33:00

8月25日,天津点亮海河沿线夜景灯光喜迎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喜迎“上合时刻”。视觉中国供图

8月3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正式拉开帷幕,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将聚首海河之滨,总结“上合经验”、擘画“上合蓝图”、凝聚“上合共识”、彰显“上合力量”,这也将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在百年变局变乱交织、世界经济竞合交集、地缘博弈战和交错、多国治理内外交困、国际秩序新旧交替的“大争之世”,上合组织能凝聚这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共话天下之事、共商合作之计、共谋未来之路,足见其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之强大。当美西方政客和学者沉醉于大谈特谈“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之时,风华正茂的上合组织历经24年的栉风沐雨,以其特有的“和实力”突显先进性、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

上合组织这个“和实力”源自何处?源于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内涵的“上海精神”。“上海精神”回应上合发展需要、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契合人类进步方向,是该组织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成功密码。“上海精神”密钥又源自何处?那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外交思想。

坚信“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合”外交就是要承认彼此差异、不求完全一致,接受“和而不同”。与美西方将与其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不同的国家习惯性划为“异质国家”、列为“假想敌”、打造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同,中国人更强调“君子和而不同”,主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进而“和合共生”。

“上合大家庭”10个成员国、两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中,各个“家庭成员”的民族宗教、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国家实力、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各异,国家观、国际观、时代观、价值观、秩序观不同,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大家找到上合组织的利益交汇点和关切聚合点,丝毫没有妨碍各国在“求同存异”中联手做实做强上合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宣言、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联合公报等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以文明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意义,并将文化、教育、科技等纳入合作议程,为各国平等开展文明对话提供了制度支撑,让上合组织逐步发展成为多样文明交集、交融之地,而非不同文明碰撞、冲突之地。

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8月29日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鼓吹甚至制造文明冲突,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坚守“和平友好”的外交原则

中国人爱好和平,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中国人的“和平友好”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直至今日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老道理让我们懂得,世界各国要交流,而非交战;要相爱,而非相恶,特别是邻国之间更应当和平友好相处。

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之日起,一直追求和平发展,始终致力于睦邻友好,各成员国守望相助、相互成就,将把本组织打造为成员国友好相处、共同振兴的可靠依托。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中国始终秉持“德不孤,必有邻”的古训处理“邻里关系”,一直把上合组织作为周边外交优先事项,自觉把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转化为上合组织实际行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共建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五个共同家园”。

在此过程中,欧亚大陆上的小国不再是地缘博弈“大棋局”中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棋子”和“配角”,通过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平台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它们也是应对百年大变局的“重要主角”。

坚持“和衷共济”的外交实践

身处百年变局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之中,人们是“同舟共济、乘风破浪”,还是“躲进小楼、自成一统”,这是块“试金石”。

面对冷战思维的现实威胁、“小院高墙”的现实风险、干涉分化的现实挑战,上合组织始终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己任、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动力,通过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务实合作,共同守住安全底线、维护发展权利、巩固团结力量,成为中国践行全球三大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

实际上,上合组织“和衷共济”的外交实践正在不断超越时空局限。上合组织始于周边,但未止于周边。如今上合组织的地理范畴已从中亚和东亚扩大至南亚,并拓展至中东和东欧,覆盖亚欧非三大洲。上合组织始于安全合作,但未止于安全合作。如今上合组织深化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在切实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深化重点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在积极推进前沿领域合作,有效助力各成员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和共同实现现代化。

近年,中方在“同舟共济”基础上,又鲜明提出“同球共济”理念,带领“上合大家庭”以团结化解分裂、以合作回答对抗、以包容代替排他,坚持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坚持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坚持包容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成为国际秩序健康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一年来真抓实干,把“行动”作为关键词,全面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主题,成功举办了100多项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动上合组织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各国发展振兴和全球治理改革发挥更大作用。

坚定“和合共生”的外交目标

中国人常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历来追求“和合共生”。上合组织把各国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议题,因为我们深知“独行快,众行远”,只是自己发展,不如大家一起发展,加强互利合作,才能产生“1+1>2”效应。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与他国“和合共生”的外交典范。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为上合组织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上合组织也成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大多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要国家,共同的丝路记忆和相似的发展理念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建立在开放包容、互利互信、合作共赢之上的“上海精神”和“丝路精神”一脉相承、交相辉映,为“上海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正因如此,自2013年以来,历届上合组织峰会的共同宣言都明确支持共建“一带一路”。伴随“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变为“工笔画”,上合组织也唱响了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时代主旋律,推动各国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本地区及世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环顾当今世界,强权霸凌阴霾不散,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全球治理支离破碎,多边机制七零八落。为了所谓绝对安全,不少国家还在争相打造、升级、炫耀不可一世的“核实力”,而上合组织早已久久为功,着力塑造春风化雨的“和实力”。与北约等老牌区域组织身上的暮气、盛气、杀气、小气、邪气截然相反,继往开来的上合组织风华正茂,充满朝气、锐气、和气、大气、正气,其朝气不仅因青春年少,更因不忘初心;其锐气不仅因锐意进取,更因与时俱进;其和气不仅因同声相应,更因和平担当;其大气不仅因扩员增容,更因开放包容;其正气不仅因百炼成钢,更因守正笃实。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所长)

关健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30日 04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