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增粮提单产,“虫口夺粮”保丰收!青岛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超七成
当前本市小麦正值扬花期,陆续进入灌浆期,这个时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记者5月11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市级财政统筹安排小麦“一喷三防”资金3055万元,全市已完成“一喷三防”面积254万余亩,已超七成,力争5月中旬实现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当前全市350余万亩小麦总体长势好于去年,为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李军 摄
立夏已过,气温日渐升高,万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在平度市蓼兰镇青丰种子合作社生产基地,一望无际的麦田带着醉人的绿跃入记者眼帘。轻微的嗡嗡声传来,只见六台无人机组成一排,正在麦田上空轻舞。细密的药剂如薄雾般均匀洒落,几个轮回下来,为500余亩小麦均匀地披上一层“防护衣”……
蓼兰镇胜利村种粮大户代小雁站在田边,目光追随着无人机,脸上满是欣喜:“以前人工喷药费时费力,还担心踩坏麦苗。现在这无人机喷药又快又好,省心多了!”记者看到,机手轻点触控屏,搭载智能模块的T100植保无人机,就能完成田间扫描,实时生成一张施肥“处方”,让麦田吃上“营养餐”。
开展“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指的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混配,通过一次喷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最终增加小麦千粒重。针对当前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的小麦生长、产量形成和病虫害防控的“黄金”期,做好适时用药、科学防治。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财政补助政策,今年,市级财政统筹安排小麦“一喷三防”资金3055万元,支持平度、莱西等6个区(市)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开展2025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制作有关“一喷三防”等小视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广大种植户抓住小麦生产关键期,开展“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为确保 2025 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高质量完成,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青岛市财政局成立了5个工作推进组,深入各区市田间地头,指导“一喷三防”作业,了解作业进度、防控效果及相关记录,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见实效。同时,全市组织千余名农技人员深入麦田查看苗情,讲解麦田管理要点,针对小麦中后期可能遇到的“一虫三病”(小麦蚜虫、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开展“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宣传培训专题活动,发放明白纸3万余份。组织开展全市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植保技能大赛,培训各类飞防操作人员1500人次,抓准防治时机,确保万无一失。
“针对茎基腐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的特点,集成一拌一喷两提三适技术模式,并在全市范围推广。由于防治措施到位,目前实地调查表明,今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程度明显降低。通过对各区市小麦主要病虫监测,今年病虫防控情况整体较好。”青岛市农技中心植保部负责人王连刚提醒广大农户,要密切关注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不大面积暴发危害。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锚定“稳面积、提单产、保丰收”目标,抢抓农时、科学施策、统筹推进,克服小麦旺长、苗情复杂等多重困难,促小麦苗情实现转化升级,目前全市350余万亩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灌浆期,总体长势好于预期。目前,距冬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多天,夺取夏粮丰收还要过干旱、病虫、干热风、烂场雨等多个关口,加强田管抗灾夺丰收的任务依然艰巨,需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市农业农村局将坚决打好夺取夏粮丰收攻坚战,一个关口一个关口地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抓精细指导促增产,继续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包户联主体、科技小分队一线蹲点指导,落实好肥水管理、“一喷三防”等措施,主要是保穗数、攻粒数、增粒重,促进小麦单产提升。抓好统防统治防病虫,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遏制病虫暴发危害。抓防灾减灾降损失,密切监测干旱、干热风、烂场雨等气象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早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一旦发生灾情,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同时,做好机收和应急抢收抢烘的准备,确保颗粒归仓。
“下一步,我们继续做好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及时发布病虫预警,适期印发《农作物病虫情报》指导科学防治。同时,加强农技服务,充分用好财政防灾减灾资金,根据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态势,督导作业单位高质量完成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任务,实现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全覆盖,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产丰收。”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宋辉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通讯员 邢丽敏 冯志)